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

Milford Sound (米佛峽灣) - on the world Great Walk


到Milford Sound(米佛峽灣)就進入Fiordland National Park(峽灣國家公園)的經典景色,Fiordland北從米佛附近開始,南至南島最南端,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世界文化遺產跟位置很難到達可能有點關連性,離這裡最近的城鎮是Te Anau,約118km,開車2hrs,再來是Queenstown(皇后鎮),開車4-5hrs,Queenstown地圖上看來很近,但沒有路直接到,也是要先開到Te Anau再往Milford Sound,想多留些時間給峽灣,還是住Te Anau比較方便,開往峽灣的Milford Road(米佛公路)上也有幾處camping site或住宿點(ex.Milford Lodge, Knob’s Flat),只是覓食跟價位比較不親民些。

我們在Te Anau住兩晚,留一個整天往返米佛峽灣,因為旅遊書上強烈建議去程要估3-4hrs以供賞景,原本立志早上7:30出發,但還是拖拉晚了一小時才出門,完全是度假模式。
太陽剛出來的米佛公路很美(太陽還沒出來的米佛公路很冷...冷到我們mirror lake看兩眼就想躲上車)。



Milford Road兩側有許多track可以走跳,Te Anau的民宿老闆給了我這條公路的步道地圖,圈選幾個20mins內的短程track,推薦我們走走這裡的步道。
如果要搭船遊覽米佛峽灣,船程須要2hrs,加上來回車程長,大概也只有短程的track比較合適,像是mirror lakes、the chasm、milford lookout track。
track介紹請詳DOC網站(包含沿線步道地圖下載)


因為隔天到Doubtful Sound也有坐船遊峽灣的行程,我決定把目標放在我心目中的偉大航道上,Great Walks。
紐西蘭有九條Great Walks,每條步道都是可以走幾天的行程,具有完善的維護管理,以及嘆為觀止的山水景致,Great Walk上的山屋整理得很好,在great walks season(每年十月到隔年四月,非冬季期間),通鋪一個位置大約54紐幣(NTD1300),有水有電,但冬季期間,山屋沒有水電也沒有人員管理,要具備良好的登山經驗、能力和配備才能在冬季上山,還要預付一筆錢,這是遇上雪崩路無法走時,需要坐直升機下山的費用。山屋需要在附近城鎮的DOC登記繳費,上去以後是用不到錢的,只有票能讓你住下來,床位在great walks season一位難求,要趁早在DOC網站上預定。
除了山屋,也有民間經營的公司Ultimate Hikes,提供guided walk及有別於山屋的住宿,有衛浴有餐食,不用自己背食物和睡袋,但要價駭人,以Routeburn Track為例,夏季兩個人三天兩夜的費用就要超過八萬台幣。

Fiordland National Park就有三條Great Walks,Routeburn Track、Milford Track、Kepler Track。

source: "Great walks of nz" by B. Jankuloski .. Licensed under Wikimedia Commons 

Milford Track是其中最有名的步道,甚至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步道(the finest walk in the world),從Te Anau搭巴士到Te Anau Downs,再換船穿越Lake Te Anau,由Glad Wharf開始靠雙腿徒步完成54km四天三夜的山路到達終點的Sandfly Point,最後坐船到峽灣旁的小鎮,經米佛公路坐車回Te Anau。



這是一開始最吸引我的步道,但是第一次來紐西蘭,得先熟悉一下環境啊,捨不得排下四天都在這裡,開始打一天行程的主意。Great Walks也可以走當天來回的行程,就到某個特定的點折返,Milford Track一日的路程是11km,很平緩,但是要坐船,不跟導覽自己走,班次好像不好安排,而且說實在我也不確定它可不可以不跟導覽,因為DOC網站沒介紹Milford Track的Day Walk,但跟導覽的團超級貴,一個人將近200紐幣,我還沒適應靠我雙腳走路也要花這麼多錢這件事,所以最終捨棄了世上最好的步道。

寫到這裡還沒說我到底去了哪裡,是不是有點久了...XD,沒辦法,經典的總是也要介紹一下嘛。
另一個在米佛峽灣附近的選擇是Routeburn Track,總共32km三天兩夜,連接Fiordland National Park和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,兩個方向都可以走,比較多人從Routeburn Shelter開始。
兩個方向也都有Day Walks,我們由米佛公路上的The Divide開始走,走到key summit,單程3.4km,3hrs就可以來回。


base source: http://www.doc.govt.nz

The Divide是一個停車場,有三間簡易廁所,真的很簡易,所謂廁所就是有配備外殼的深坑啊,完全深不見底(我其實也沒有認真的想看…),但是絕對要深的,不然被別人的屎噴到的心情應該很差…。
在這個世界遺產的範圍內,一路上都是這種廁所,(難道世界遺產有規定禁止沖水馬桶?),還算乾淨啦,我已經被訓練的很不挑了,有一次在廁所遇到印度太太,她一直強調這實在太恐怖(她應該還沒來過臺灣山區…),我覺得蠻好的啊,畢竟這裡是原始環境保育區嘛,我們也要融入大自然啊(該裸奔嗎…XD)~
也許是氣溫不高,沒什麼異味,不過山區蟲類是少不了。
南島西岸也有三寶,冰河、峽灣和沙蠅(這我自己說的...),沙蠅(sandfly)也可以算是人人聞之色變,出發前就看了不少網友的提醒。沙蠅看起來就像是很小隻的蒼蠅,感覺上沒什麼威脅性,可能我們不習慣蒼蠅會咬人這件事,但是沙蠅咬的可兇了,它咬你你是可以知道被咬了,雖然不至於看到齒痕,但是會刺一下。沙蠅遍佈整個西海岸,尤其是水邊,超難防,下車要快狠準,隨時都會飛好幾隻到車裡,這一路上的車程就成了它們吃到飽行程了。
到紐西蘭第一天我們就在超市買了防蚊液,但是只有我在擦,我比較聽網友的話XD,厚皮堅覺得好像都沒事也就沒擦,下場當然是很慘,沙蠅包根本有潛伏期啊,雖然感覺被咬了一下,但是不癢也不起包,反而過了幾天才開始極癢又腫包,到我們回到台灣都還有疤,看網路上是說包要2-4周才會消,疤要非常久才會退。我雖然有擦防蚊液,仍然被咬,每隻手每隻腳都被咬4-5個,雖然沒有網路上講得那麼嚴重(也許防蚊液的味道確實有使沙蠅嘴軟咬小力一點...),但也成了我帶回台灣的紀念品了。
在The Divide也是有飢腸轆轆的沙蠅在待食,但是一進入樹林開始上山,就再沒遇到了。
從The Divide的登山口開始,Routeburn Track是走在原始樹林裡的景色,坡度越來越陡,但是路面很好走。



Day Walk也是可以這麼輕裝~



走上山脊,距離終點就不遠了。乍看之下怎麼有點像合歡山XD。
在這裡身體的溫度要小心調節,太陽超曬,但是溫度很低,風也強勁,爬山又汗流浹背,我都搞不清楚是要包還是不包了。



前面爬上山脊的風景就已經令我驚艷,覺得這趟值得了,沒想到抵達key summit又是不同的景象,一片溼原,由木棧道通過。
沿著木棧道走,是可以繞行一圈的key summit自然步道。



在key summit有一個遠眺Lake Marian的觀望點,可以明顯看出雪水融在冰河切割出來的河谷深處,形成Lake Marian。



完成key summit,算是對偉大航道有初步的認識,這裡絕對值得靠雙腳來了解,key summit在米佛公路沿線步道手冊的介紹是『this track is well worth the effort』,我只能表示同意...。
看來下一次再訪紐西蘭,三天兩夜全程是必須的了(銀子也是必須的...負重更是必須啊...)。

回程米佛公路上一片平坦的壯闊景色,讓我有一種載譽歸國的錯覺(明明只走了一段到底為什麼這麼囂張XD)。



總之,如果沒能安排全程的Routeburn Track,花三小時爬升400m走上key summit也是很不錯的體驗,算是另一種遊米佛的方式~


2 則留言: